ETF法人專區
使用ETF來進行避險套利交易,主要是利用不同投資區塊與不同代表指數間的相對關係,以其對應的各個投資工具的組合,來達到避險或套利的目的。我們以下表來說明投資區塊、代表指數和投資工具三者的關係,譬如以台灣電子產業這個投資區塊來講,可以有兩個代表指數可以選擇,一個是電子類股指數,一個是「臺灣資訊科技指數」,這兩個指數又有其對應的投資工具—可以是代表現貨的ETF,一個是衍生性商品的期貨與選擇權。
投資區塊
|
代表指數
|
投資工具
|
現貨
|
指數期貨
|
指數選擇權
|
大盤
|
臺灣加權股價指數
摩台指(MSCI® Taiwan)
臺灣50指數
|
台灣50ETF
FB摩台ETF
|
台股期貨(TX)
摩台指期貨
|
台股選擇權(TXO)
摩台指選擇權
|
電子產業
|
臺灣資訊科技指數
電子類股指數
|
FB科技ETF
|
電子期貨(TE)
|
電子選擇權(TEO)
|
金融產業
|
金融保險類股指數
|
FB金融ETF
|
金融期貨(TF)
|
金融選擇權(TFO)
|
所以進行避險或套利可以是同一投資區塊不同指數間的組合,可以是同一指數不同投資工具間的組合,也可以是不同區塊(不同指數)同一投資工具的組合,更可以是不同區塊(不同指數)不同投資工具的組合。下面說明一些常用的避險套利策略。
ETF折(溢)價套利
ETF小常識
- 假設市價與參考淨值如下
- ETF 淨值:50.48
- ETF 市價:49.12
- 交易策略
- 市價買>> 買100,000股的ETF受益憑證
- 淨值賣>> 賣100,000股ETF表彰的一籃子股票
- 套利金額為136,000元
-
買入100,000股ETF
|
付4,912,000
|
賣出一籃子股票
|
收5,048,000
|
|
+136,000
|
ETF折(溢)價套利
ETF的市價相對於ETF的淨值產生折(溢)價時,利用買進(賣出)ETF,同時放空賣出(買進)組成ETF的一籃子股票進行套利。
ETF小常識
- 期貨與ETF套利方法:
- 1. 當台指期正價差點以上時,賣出台指期貨、買進ETF。
- 2. 當台指期逆價差點以上時,買進台指期貨、賣出ETF。
- 假設目前指數在6300點,ETF市價為50,
- 每口期貨契約價值為200元×6300=1,260,000元,
- 對應買進的ETF數量為1,260,000÷50,000≒25張。
- 完成此套利策略的交易成本如下:
- 買進ETF手續費:0.1425%→-1,782元
- 賣出ETF手續費:0.1425%→-1,782元
- 賣出ETF交易稅:0.1%→-1,250元
- 買賣期貨手續費:每口250元→-500元
- 買賣期貨交易稅:0.025%→-630元
- 合計一套套利操作的成本為5,944元,而台指期合約價值為200元,50點的空間為10,000元,扣除成本5,944元後的利潤為4,056元,報酬率為0.29%(年化報酬率約3.48%)。所以當正逆價差越大時,越具有操作價值!